開學不久看到一則令人震驚的新聞:00后學生起訴復旦大學!
原本我們以為,學生肯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才向司法機關尋求幫助,萬萬沒想到,這居然是個賊喊捉賊的故事。
這位同學姓王。2014年9月份,家人把14歲王同學的戶籍從河北秦皇島遷至貴州省貴陽市,并于次年注冊了貴陽一所高中的學籍。
但他并沒有在這所高中讀書,而是在衡水一中學習了三年,直到2018年1月,高考前最后一學期才前往貴陽的學校,并在當?shù)貐⒓恿烁呖?。當?月份,王某某收到了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就在王某某以為自己的移花接木之術無人發(fā)現(xiàn)時,事情敗露了。
復旦大學收到了貴州省招生考試院的通報,指出王某某違規(guī)獲取了貴州高考資格,在報名資格審查中提供虛假材料,建議復旦大學依據(jù)《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guī)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取消王某某的學籍。
復旦大學向衡水一中了解情況后得到確認,并在聽取王某某的陳述和申辯后,決定取消王某某學籍。
東窗事發(fā)的王某某不思悔改,將復旦大學告上了法院。
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復旦大學作出被訴取消學籍的決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適用法律并無不當。法院判決王某某敗訴。
王某某不服,上訴于上海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至此,王某某收獲了一份退學通知,一份寫了污點的考生誠信檔案,還收獲了全國網(wǎng)友的嘲笑。
中國的高考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接近公平的競爭,我們苦讀十幾年,用這場考試換取未來。對高考作弊行為,我國向來予以嚴懲。
2020年,安徽考生朱某某因高考作弊,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處罰金6000元。用走捷徑的僥幸心理換取了有“判”頭的未來。
也有人為復旦開除的學生求情:他能考上復旦說明有這個實力,不能因為一點小錯就抹殺他過去三年的努力。
還有網(wǎng)友說:都是孩子,全國人都知道他作弊了,差不多就行了,何必揪住不放。
因為對普通人來說,高考是實現(xiàn)人生跨越的最大出路。它寄托著我們的夢想,甚至寄托著家庭的未來。
世界上很多事情可以商量,但高考作弊,不應該被原諒。
因為高考是我們未來踏入社會最重要的考核標準,他們搶走的,不僅是高校招生的一個名額,還是我們的未來。
去年,因參加《聲入人心》而走紅網(wǎng)絡的“小鮮肉”仝卓直播自曝高考舞弊,上了微博熱搜。
在一場直播中,他很驕傲地說:自己曾經(jīng)復讀,家里“用了某些手段”,動用關系把自己從往屆生身份改成應屆生。
面對粉絲的擔心,仝卓還輕描淡寫地說:不要有壓力,這不是什么事情。
在被網(wǎng)友質(zhì)疑后,仝卓又在第二天的直播中做出回應,稱是有人鉆空子造謠,“應屆生”是自己考學失利后復讀時的自我暗示,直言“我看著像不善良的人嗎?當藝人好難,說話不自由”。面對說他“鉆空子”的指責,仝卓還覺得很委屈,完全沒有在意這樣做是違反規(guī)定的提醒,反而再次確認了他是復讀生。
事件發(fā)酵后,仝卓未正面回應。他當年參加高考的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稱此事教育部已介入調(diào)查,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正協(xié)助調(diào)查。
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 對仝卓自曝疑似高考“舞弊”進行回應。
教育部注意到近日仝某在網(wǎng)絡直播中自稱將往屆生身份改為應屆生參加高考,已要求山西省教育廳、有關高校和中學開展調(diào)查。教育部表示,對弄虛作假等違規(guī)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
教育部宣布徹查后,仝卓連夜發(fā)出道歉信。
仝卓在道歉信中稱“我已經(jīng)向中央戲劇學院申請撤銷我的學籍學歷”,表示“會閉門思過,認真反省”,并“再次向大家深深地表示致歉”,“愿承擔由此帶來的一切后果”。
針對“往屆生變應屆生”的操作
關于考生誠信問題,在教育部每年發(fā)布的招生通知及規(guī)定中都有提及,仝卓所言的篡改身份涉嫌違規(guī)報名,但對于是否舞弊、或是否對失信行為進行追責,還需要教育部門的調(diào)查處理。一旦被查實,他有被記錄不誠信檔案的可能,例如購房、購車或開設賬戶、開辦公司會遭遇阻礙。
中戲招生辦已核實,已報教育部學生司,針對中央戲劇學院本科畢業(yè)生、歌手、演員仝卓近日在直播中聲稱他高考時曾通過一些手段從往屆生變?yōu)閼獙蒙皇拢?strong>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5月29日告訴澎湃新聞,“這個事情,我們招(生)辦已經(jīng)核實了,也跟教育部學生司進行了報備。”
2009年高考前,教育部發(fā)出的“五項禁令”其中之一就是“嚴禁騙取高考報名資格參加考試”。違規(guī)考生將被取消考試資格,有關人員將被依法依紀處理。
整個事件還有待調(diào)查,但仝卓這次“直播翻車”卻值得反思,如@人民網(wǎng)評 所說“教育公平事關中國未來,容不得一絲舞弊造假。”
先有翟天臨不知知網(wǎng),后有仝卓往屆變應屆。不是網(wǎng)友抓著藝人不放,而是他們自己惹了眾怒在前。教育公平事關中國未來,容不得一絲舞弊造假。
“應屆生”是自己考學失利后復讀時的自我暗示,“我看著像不善良的人嗎”的調(diào)侃式回應不能平息網(wǎng)友質(zhì)疑,期待當事人的真誠回應,期待事實真相早日調(diào)查清楚。更希望藝人們能明白,不是藝人說話不自由,而是在公平秩序面前誰都不能例外。
高考是改變個人命運的重要途徑,制度面前應當人人平等。而現(xiàn)實中,卻不時出現(xiàn)類似仝卓這樣的考生,出現(xiàn)替考、冒名上大學等舞弊事件,這些人通過特權(quán)的加持,可以屢屢繞過嚴格的制度,把公平踩在腳下。
可以說,每一個“仝卓”的出現(xiàn),都可能意味著其他考生權(quán)利的遭侵害和被剝奪,也意味著這些考生的命運將被逆轉(zhuǎn)。這是對高考公平公正的打擊,顯然絕不可容忍。
國家嚴厲打擊高考作弊,是因為:
我們一直在捍衛(wèi)的公平,關乎每一個考生的努力和付出,關乎每個家庭的期待,關乎國家的根本。
它來不得半點虛假,開不起半點玩笑。
它應該是一個社會對努力者的獎賞,是每一個普通人最公平的希望,是一個國家最根本的良心。
對如你和我一樣的尋常人來說,高考是最公平,且最有希望的一條路,如果人生真的有捷徑,那肯定是認真讀書。
希望每一個不屈服于命運、在困境中咬牙堅持奔跑的人,都有光明的未來。
(文章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