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作為小學生家長,我內心狂喜之余,也忍不住有一絲憂愁——姐妹倆的作業(yè),還沒寫完。
根據(jù)我這幾年的經(jīng)驗,娃的假期作業(yè),不到開學前一天,是寫不完的。
所以,假期余額不足,催娃寫作業(yè)也成了一件困難的事。
有多少家庭和我家一樣,在開學前集中上演家庭催寫作業(yè)大戰(zhàn)。又有多少父母和我一樣,催娃寫作業(yè)時,憤怒中帶著卑微、無奈。
一邊是不急不慌的娃,依舊慢吞吞以蝸牛般的速度在寫作業(yè),甚至不寫作業(yè)。
父母若催上一催,娃先是嘴上答應著,動作卻不會快,能拖就拖。若父母催急了,娃敢跟父母急,一場家庭戰(zhàn)爭就此拉開帷幕。
另一邊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的家長,從苦口婆心到憤憤不平再到摔門而去。
假期補作業(yè),太費父母了。
據(jù)我觀察,這屆小學生真的不太愛寫假期作業(yè)。
我家的姐姐上一二年級時,我看著她磨磨蹭蹭地寫假期作業(yè),總是拿自己當年用兩三天時間瘋狂把作業(yè)全部寫完的事跡來刺激她一番,企圖激發(fā)她寫作業(yè)的積極性。。
說了兩次后,發(fā)現(xiàn)對姐姐并沒有什么用。相反,人家很不以為意。
姑娘說了,時代不同了,作業(yè)也不同,我們當年的作業(yè)太小兒科了,僅僅寫個假期生活,哪能跟如今多姿多彩的新時代作業(yè)相比較?
哎呀這孩子,瞎說什么大實話。
確實比不了。
這屆孩子的作業(yè),無論是從收集整理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還是動手做立體停車場模型、追尋漢字起源演變,或者拍小視頻展現(xiàn)春節(jié)風俗等,都全方位碾壓我們那會兒的假期作業(yè)。
難嗎?貌似是有難度。所以,就不寫了嗎?
怎么可能。
作業(yè)雖然難,但這種開放性作業(yè),意在啟發(fā)孩子增長見識、開展實踐活動、展開想象,老師不會規(guī)定完成到哪種程度的。
就拿拍春節(jié)風俗小視頻來說,如果想簡單完成呢,可以直接拍一家人貼春聯(lián)、包餃子就可以,這也是春節(jié)風俗,對吧。
可若想完成得有創(chuàng)意,能被學校選中展示,則要稍微動動腦筋,拍得有深度一些了。
比如,先寫一段文案,或唯美或感動人,讓人眼前一亮最好。然后,視頻拍攝時,選好角度,最后再好好剪輯一下,加上音樂、特效等,這樣的一份作業(yè),應該就能脫穎而出了。
所以說,作業(yè)雖難,但絕對能寫完。那些因為作業(yè)難而拖著不寫的孩子們,這個理由不成立。
我采訪了幾個小學生,他們認為,不愛寫假期作業(yè)的一大理由是——假期是用來休息的,為什么還要寫作業(yè)?而且有的作業(yè)是重復的,不想寫。
有的小朋友還覺得不公平,因為父母休息時就可以刷手機看電視,自己休息時就得寫作業(yè),沒道理。
這個嘛,我竟然無以反駁。
可是,老祖宗早就說了,過猶不及。
假期雖然是用來放松休息的,可過度放松,就是放縱了,對小學生來說,不是好事。
就拿這個假期來說,將近五十天的假期,一點兒都不學習,整天玩、休息,臨近開學,怎么找回狀態(tài),學過的知識也會忘記吧,怎么辦?
更別提對這一屆小學生們來說,常見的放松方式就是,玩手機、玩電腦、刷視頻、看電視,費眼不說,又容易沉迷其中,家長們太不放心了。
假期作業(yè),想說愛你不容易。
我們這屆家長真得很難,一方面,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寫完假期作業(yè),另一方面,又不能逼得太急,孩子可不吃硬,逼得急了孩子更不寫了。
我一個朋友,因為孩子不寫作業(yè),跟孩子吼過不知多少次,吼完后,她下樓去繼續(xù)排解郁悶。
雖然吼完一頓對她是發(fā)泄,倆孩子也聽話了,不僅能寫會兒作業(yè),還能掃地、拖地,附帶做家務的功能,但她還是覺得,孩子寫作業(yè)靠家長來吼,不對勁。
陪孩子走過經(jīng)過五個寒假,我慢慢體會到,假期作業(yè),固然是家長和孩子跳不過去的,但家長可以改變一下。
不妨調整心態(tài),降低要求,對孩子別那么嚴厲,孩子寫作業(yè)時丟一道題、字寫得不端正、隨筆摘抄寫得湊合,只要能看過去,家長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作業(yè)也就寫完了。
孩子和父母皆大歡喜,總勝過家里每天雞飛狗跳。
尤其臨近開學,家長更要保持好心態(tài),否則新學期還沒開始,就先透支了吼叫、郁悶、焦慮,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辦。
好在,將近五十天的超長寒期,終于要過去了。
孩子們且收收心,放松得夠了。
父母們在假期里陪娃也陪累了,終于看到勝利的曙光了,再堅持一下。
新學期新開始,大家都打起精神,以嶄新的狀態(tài)迎接新的挑戰(zhàn)吧。
(圖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