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落地以來,課外培訓機構遭到重創(chuàng),即使是龍頭企業(yè)新東方和學而思,也不得不黯然退出了耕耘多年的K12教培領域。
無論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網(wǎng)絡中,對限制培訓機構都是一片贊揚聲,似乎課外培訓就是學生壓力的來源,取消補習班就能徹底讓孩子們減負。
近日,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北京一所學校發(fā)生了一件相當耐人尋味的事。老師通知,所有上過課外輔導班的學生居家隔離,不得來學校上課。
誰也沒想到,第二天早上,只有6名小學生到學校上課,空蕩蕩的教室里,6名小學生孤零零地坐著,教室里的氣氛有點莫名的尷尬。
很明顯,班級里的絕大部分學生都參加了課外輔導班。雖然說確實有不少學生參加了跳舞,彈琴等非學科類的輔導班。
但不能否認的是確實有相當部分的學生參加的是所謂的“小班“課外培訓,也就是學科類培訓。顯然,這和雙減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馳。
雖然家長和學生平時竭力否認。但在特殊情況下,事關孩子的健康,所有的一切都顯現(xiàn)無疑,,盡管明顯屬于違規(guī),但學科類培訓依然有極強的生命力。
為何在減負的大前提下,家長們寧可違規(guī)也要把孩子送去補習班呢?不是對課外培訓深惡痛絕嗎?不是覺得課外培訓是孩子學習壓力重的根本原因嗎?
l孩子的學習壓力究竟來自哪里
現(xiàn)在的學生,學習壓力確實越來越大,但這壓力并非來自課外培訓機構,而是來自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中考和高考。
中考50%的分流是鐵一般的事實,無論如何,總有50%的學生會被動分流到中職,誰也不愿意被分流,這才是學生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的根源。
即使取消中考,壓力只不過是順延到了高考,學生最終依然要憑借分數(shù)分出個高低,無論補習班是否存在,競爭態(tài)勢不會改變,這點同樣無法回避。
指望取消補習班大家就會一起躺平根本就不現(xiàn)實,只要有一線希望,家長都希望和孩子一起付出百倍的努力。學生的壓力也正是來自這些篩選型的考試。
l補習班對學生有沒有幫助
補習班是否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這個問題其實答案是非常清楚的。相當部分家長把孩子送去補習班的行為本身就很說明問題了。
但補習的效果有多大?確實很難一概而論。畢竟學習是一個主動行為,學生自身不努力,再好的老師也無能無力,這樣的學生去什么補習班都不會有任何效果。
如何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匹配的補習班本身就需要家長具備一定的能力,只有選擇合適的培訓機構,才能給學生最大的助力。
通常情況下,學霸主要是培優(yōu),選擇相對容易,差生自身不努力,選擇什么樣的補習班效果都不會太好,而最需要補習班助力的是基數(shù)最大的中游學生。
寫在最后:
孩子讀書很辛苦,家長們都很清楚。沒有一個家長不心痛自己的孩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幸??鞓返爻砷L。
但家長們對社會的嚴酷事實更有清醒的認識,絕大部分家長并非望子成龍,而僅僅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在一定程度上擁有選擇的權力。
作為過來人,他們太清楚學歷的重要性,太明白名校的重要性,也清楚地知道勞心者和勞力者的巨大區(qū)別。
在這種情況下,絕大部分家長都會盡一切可能給孩子提供助力,哪怕最后無力改變結局,至少家長已經(jīng)盡力,問心無愧了。
《家有兒女》中的搗蛋鬼劉星長大后問他媽媽劉梅,為什么小時候沒送他去補習班?劉梅回答,我當時問過你,你自己不想去啊。
劉星的回復是,當時我小,我不懂事,但你懂事啊,你就應該逼著我去啊。很明顯,孩子長大了,開始怨恨了,怨恨父母沒有給他創(chuàng)造條件。
只要中考存在,高考存在,篩選必然就會存在,競爭也就必然會存在。分流加上經(jīng)濟低迷,就業(yè)形勢不容樂觀才是導致學生壓力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違反雙減規(guī)定,給孩子暗中尋找培訓機構補習也就不難理解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剛需,很難從根本上抑制住。
當然,課外培訓也非萬能,任何學習都需要學生的主觀配合。選擇合適補習班的前提是要激發(fā)孩子學習的內驅力,畢竟外因還需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圖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