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一位藝術家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一個國家的孩子沒有了天真,那么這個國家的未來一定缺乏想象。
不過,這樣的情況,是不會發(fā)生在我們的泱泱大國,因為這一屆孩子,他們的想象力,早已飛出了天際,甚至快飛到了外太空!
今天就來欣賞最新一批的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他們寫下的文字,可謂是筆下生花,后生可畏?。?/p>
當哥哥的喜悅,躍然紙上!妹妹的誕生,仿佛就是天使降臨……
知乎有個問答:沒有兄弟姐妹是怎樣的體驗?
高贊回答是:很孤獨,很失落,看到身邊有兄弟姐妹的,覺得他們特別幸福。
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一會兒爭吵,一會兒和好,我錄下你的糗事,你曝光我的黑料,彼此嫌棄,卻又彼此惦記,兩人一起熱熱鬧鬧地長大。
手足之情,能夠綿延一生!
因為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是天上飄下來的雪花。最開始,誰也不認識誰,但落地以后,便互相融為一體,結成冰,化成水,就永遠也不愿意分開了。
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就是了不起!
愛媽媽這件事,是孩子一出生就自帶的“天賦技能”。
因為每次摸著肚臍,總能想起,自己早就在媽媽的肚子里,就感受著媽媽的心跳,更感受著媽媽懷胎十月的不易!
世人皆贊頌父愛母愛的偉大,可又有誰會記得,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純粹的。
這份純粹的愛,不計任何回報,不考慮任何后果,只因為——我愛你。
感謝上天,能讓我們和自己的孩子相遇、相愛、相知、相守;
更感謝我們的孩子,總是把我們干干凈凈地放在心尖尖上,細心呵護,直至永遠。
看完這篇小作文后,不禁反思,作為父母的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不是寫作業(yè)的機器人,而成績也不能評判一個孩子是好還是壞。
還請告訴你的孩子:
如果你太累了,就到爸爸媽媽的懷里歇一歇,爸爸媽媽也會帶你出去散散心,生活不是只有眼前寫不完的作業(yè),還有詩和遠方!
這首小詩,定是出自一位留守兒童之筆。
外出打工的爸爸媽媽,和留在農(nóng)村讀書長大的孩子,被迫面臨分離,讓人心酸。
如果可以的話,哪怕有那么一點希望,日子苦一點,也盡量把孩子帶到身邊,因為只有爸爸媽媽陪伴在身邊,孩子才能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日子才是美好的!
再苦再累,也不要錯過孩子的成長。
這讓我想起,錢鐘書和楊絳的女兒——錢瑗,在彌留之際,甚至還寫下了一首感恩打油詩:
牛兒不吃草,想把娘恩報。愿采忘憂花,藉此謝娘生。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不是抱怨病魔纏身的痛,而是將愛與感恩,傳遞給自己的父母!
心懷感恩的孩子,總是閃耀著溫暖的光芒,也總能照亮身邊的每個人。
教會孩子感恩吧!教給他愛的能力,學會愛自己,學會愛父母,也學會愛生活。
(素材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