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鄂州一座古建筑全球爆紅!
在中國湖北拍攝的一座古建筑
它,就是被譽為
“萬里長江第一閣”的
鄂州觀音閣
鄂州觀音閣是長江江面上的
唯一寺廟
坐落在長江里的一塊大礁石上
近日,鄂州市長江水位超過設(shè)防水位,位于江中龍蟠磯上的觀音閣基座被淹,目前閣身安然無恙。觀音閣是元代監(jiān)邑鐵山所建,距今已有700余年的歷史,長江自巴蜀至吳淞口中僅此一閣,故有“萬里長江第一閣”的美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時期也曾多次重修,直到近現(xiàn)代,在長江三峽的截流工程完工,江中的觀音閣才算是沒再被洪水摧毀,觀音閣下的礁石稱為“磯”,近距離觀看磯的東面既像野人的大腳、又像恐龍的巨爪。如同船舷樣的弧形石墻,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泄流。閣與磯巧妙地融為一體,有巧奪天工之妙,更顯得雄峻巍峨,氣勢磅礴。展現(xiàn)了古代工匠奇妙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觀音閣以紅石青磚砌就而成,自她建成以來,可以說是飽經(jīng)了風(fēng)霜,她縱覽長江,也見證了長江的繁榮和滄桑。新的照片和視頻片段顯示這座建筑正在經(jīng)受最新一次洪水,從圖像中可以看到,觀音閣的觀景臺完全被淹沒,但建筑物依然完好,其內(nèi)部仿佛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根基堅實是其中一個原因。
想想建造距今1400年的石拱橋趙州橋也是常年泡在水里,經(jīng)歷了10次水災(zāi),8次戰(zhàn)亂和多次地震,它都沒有被破壞,至今屹立不倒。兩者運用到的原理是不是有其相似之處呢?
狂濤巨浪曾使多少名樓席卷而去,然而,“中流砥柱有蟠龍”,汛期一過,水落石出,鄂州觀音閣又橫空出世,威鎮(zhèn)江心。洪水中的湖北鄂州觀音閣被稱為中國“最堅強建筑”,屹立700年不倒,似乎在堅守一份約定,希望洪水早日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