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交通極其便捷的今天來說,1000公里也許只是一張機票亦或一張高鐵票的距離,而對于身患重病的68歲老人來說,可謂是格外艱難。
闊別47年,身患重病的老兵,在老伴的幫助下,乘坐兒子自駕的汽車,從天津出發(fā),艱難地跨越了千余公里后,終于回到了曾經(jīng)服役的部隊,完成了余生的愿望。
老兵名叫張連生,1952年出生,1970年在天津市應征入伍,曾經(jīng)在東部戰(zhàn)區(qū)海軍航空兵某場站服役3年。
退役之后,老兵無數(shù)次夢回營區(qū),可因為工作太忙,一直沒機會回去看看。老兵的兒子告訴筆者:父親在前不久因急性腦梗,導致偏癱,生活基本無法自理。生病之后,父親總是念叨年輕時所在的部隊,說在“閉眼”前想再回去看看。
為了幫父親完成這個心愿,在中秋國慶雙節(jié)當天,兒子自駕汽車,從天津出發(fā),帶著父母一道,踏上了跨越千里的“回營之旅”。他們走一段歇一天,一走走了10多天。終于,在10月12日上午安全抵達。
“太親切了,終于回到家了!”當老兵再次踏進該場站某導航臺的營區(qū)時,全體官兵早已在大門口等候迎接。“敬禮,歡迎老班長回家”!臺長李欣澤下達完命令后,老兵難以抑制內(nèi)心的激動,泣不成聲,老淚縱橫。
老兵與導航臺現(xiàn)任官兵感慨地說:47年前,我和你們一樣,在這里工作生活了3年,對這里太有感情了,今天再次回到家里,變化太大了,房子變多了,條件變好了,你們現(xiàn)在當兵真幸福。希望你們當好兵,站好崗,為飛機導好航,把導航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一代代傳承下去。臨別之際,李臺長對老班長說:請放心,我們一定會接過老班長的接力棒,在新時代海軍發(fā)展建設中貢獻青春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