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零點,一年一度的春運開始了。
對于在外忙碌了一年的“打工人”來說,歸家是一個溫暖的字眼。
可是今年的情況如此特殊。疫情讓歸家的腳步變得糾結(jié)。
1月27日傍晚我們記錄下了這些回家的腳步和面孔。
老家新屋造好頭一年得回去
夫妻兩帶上了核酸檢測報告
下午4點左右,地鐵火車東站站的大廳相比往常有些空,完全沒有春運即將開始的感覺。
偶有幾個行色匆匆的人,推著行李箱走過。和往常相比,多了不少用扁擔扛著袋子的人,他們都是歸家路上的農(nóng)民工。黎大伯和關大姐就是其中一員。
“我們回云南,火車要坐一天兩夜。”今天,他們從安吉來杭州東站準備回老家,“兒子、兄弟都在家里,一年就聚這一回了。”
因為女兒在安吉,五年前,兩人選擇到安吉打工,“我們在一個工程隊,做些泥水匠的活計。”關大姐說,一年算下來,兩個人能掙個七八萬。
去年關大姐家喜事不少,一是兒子大學畢業(yè),在老家附近的縣城找了工作,二是家里造了新房子,因為這事,兩人去年9月才回的安吉,“今年新房第一年,怎么都要回去的。”
因為疫情,關大姐和黎大伯都去安吉人民醫(yī)院做了核酸檢測,一人96元。
“做了安心。”黎大伯扛的行李里都是些衣物和被褥,關大姐還挎了一籃子的方便面,她笑著說:這是他們一路的伙食。“過了年還回來的。”關大姐說。
一身防護服的小朋友:
熱得我都出汗了
“快幫媽媽一起找找咱們的高鐵在哪個檢票口檢票?”下午16點50多分,一對母子一通過火車東站出發(fā)層西口的安檢區(qū),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
媽媽戴著口罩,穿著一身粉色羽絨服,而一旁的兒子則“全副武裝”穿了白色的防護服。
“我叫劉梓航,今年10歲,讀四年級,今天剛考完試呢。”身穿防護服的小男孩大方地介紹著自己。說起身上的防護服,他小嘆了口氣,望向一旁的媽媽:“我是不想穿的,但沒辦法。”
劉梓航的媽媽說,他們老家在安徽。
“我們坐高鐵回家就一個半小時,挺方便的,而且老家也是低風險區(qū)。”劉媽媽說,疫情方面他們也考慮過的,一開始一家人也糾結(jié)過要不要留在杭州過年,但綜合評估了一下,覺得回家的條件都允許,最后還是打算回老家過年。“家里老人們很久沒見孫子了。”
至于給兒子穿防護服這事,劉媽媽說,畢竟還是擔心旅途中可能遇上一些風險。“小孩子的防護沒有大人那么自覺,給他穿上這一身還是處于安全考慮。”
“就是有點熱。”一旁的劉梓航說,防護服里面還有羽絨服,他感覺自己已經(jīng)出汗了。
拎著大包小包的湖南大哥:
吃完這頓泡面,
下一頓就在家里吃了
晚上6點多,飯點臨近,在杭州火車東站的候車大廳里不少人開始解決自己的晚飯。除了選擇候車大廳里的餐飲店外,很多人都自帶了食物,有的人泡起了方便面,有的人啃著面包……
在候車大廳的一個角落里,一位湖南大哥梁師傅正在麻溜地吃著方便面,座位邊放滿了他的行李。
“我中午就從杭州城北的工地出發(fā)了,先坐公交,再坐地鐵,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到東站。”雖然趕火車的這一路有點辛苦,但進了火車站,梁師傅就覺得踏實了。“終于能回老家了。”
梁師傅說,他已經(jīng)兩年沒回家過年了。去年,因為工地里比較忙,本打算大年初五、初六再回家過年的,可沒想到疫情來了。“今年我還以為又回不去了。”他說,實在太想家了,才選擇回家的。
梁師傅搭乘的是晚上8點半左右的K807次火車,距離開車還有2個多小時。“我這里休息一下,待會上車睡一覺就能到老家了。”他說。吃完碗中的方便面,梁師傅猛喝了一口面湯。“下一頓就在家里吃嘍。”
一位外地旅客的口罩刷屏了!
1月26日,杭州東站。一段網(wǎng)傳的視頻火了:在杭州東站特別設立的免費衛(wèi)生防疫必備三件套領取處,一位旅客“不取反放”,引起網(wǎng)友關注。
視頻來源:搜狐視頻
據(jù)悉,該旅客是外省人,最近特意趕到杭州陪兒子過年。在該旅客放完口罩后,有幾位旅客效仿,陸續(xù)往領取處的紙盒中放了口罩。
這暖心的一幕,感動了許多網(wǎng)友。截至今天,該網(wǎng)傳視頻微博閱讀量已達200余萬。
網(wǎng)友紛紛點贊
↓↓↓
現(xiàn)在在杭州東站,免費衛(wèi)生防疫必備三件套還能領取嗎?
口罩、酒精消毒濕巾、免洗消毒液
杭州東站的防疫三件套長這樣
杭州東站東廣場,火車東站公路汽車站旅客下客處,杭州火車東站公路汽車站站長吳彧平正在附近檢查乘客疫情防控情況。他告訴記者,春節(jié)臨近,人們疫情防控意識還不錯,基本都會戴口罩。“基本只有個別口罩戴得不規(guī)范。”
吳彧平告訴記者,設立免費防疫三件套發(fā)放處,是1月18日杭州長運與飛豬聯(lián)合舉辦的公益活動,目的是為了宣傳疫情防控意識。“當天我們在各進出站口及地鐵口下客處均設立了發(fā)放點,當天大概發(fā)放了3000余個防疫包。”
“三件套”里有啥?記者拆開一個看了看:口罩、酒精消毒濕巾,還有一個免洗消毒液。
在防疫包封口處,還印有“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的提示字樣。薄薄的一層,不占空間,很貼心。
活動當天,吳彧平負責公交站下客處的日常巡邏檢查,沒能看到東站內(nèi)暖心的一幕。不過他也注意到,有一些旅客沒有拿。
“這些口罩本意也是供旅途上有需要的人使用。有準備充足的旅客,主動把資源讓給其他人,挺暖心的。”
六臺口罩“神器”上場
手機掃一掃,可以免費領
據(jù)悉,目前,杭州長運集團共有十余名工作人員負責在火車站東西廣場公交站下客處、地鐵口等點位巡邏,負責所有到達旅客全部測溫、健康碼核驗;對站內(nèi)、廣場、平臺等公共重點區(qū)域每天定時消殺;檢查所有進入車站范圍的旅客、工作人員是否按要求佩戴口罩等。
火車站幾十余萬人次的客流量,光靠人工服務夠嗎?
萬幸,1月26日(本周二)起,杭州東站用上了新神器:6個免費口罩領取機。
口罩機在哪里?
口罩機的位置分別在:
東廣場G層長運公路汽車站內(nèi)
東廣場G層“錢投物業(yè)管理溫馨服務崗”旁
東廣場B1層東轉(zhuǎn)換大廳
東廣場B1層東南角
西廣場B1層綜合服務自助辦理機旁
西廣場B1層西轉(zhuǎn)換大廳地鐵C3出口附近。
怎么取口罩?
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一遍流程:
1、根據(jù)系統(tǒng)提示,用微信掃一掃,10秒左右即可免費獲得口罩;
2、每人每天最多可免費獲得5個口罩;
3、考慮到部分年齡大的人操作困難問題,每個口罩機安置點都有工作人員值守,保證每個需要口罩的人都可以領取到。
針對部分老人不會用智能機、無法出示健康碼等問題,杭州東站也特別上新了神器:8臺健康碼ETC智能掃碼設備。居民只需將身份證放在一臺健康碼識別“神器”上,就能顯示最新的健康碼信息。
鐵路部門提醒,春運期間客流密集,出行當天,要適當提早出門,為進站安檢、實名制驗證、驗票留足時間;旅行途中,請配合鐵路部門做好進出站測溫、健康碼核驗等車站疫情防控工作,全程佩戴口罩;老幼病殘孕等特需旅客出行,可提前致電鐵路客服熱線12306預約重點服務。
這個年,
你打算在哪里過?